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中,尽管全球股市迭创新高,但在日前美联储会对利率调整重新启动降息可能得到确认后,引发了众多投资者对于前景的迷茫,和对重新资产配置的思考。
7月13日,2019诺亚财富首界海外投资高峰论坛暨存续沟通会于香港天际万豪酒店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中局论道布局未来为主题,围绕全球经济变迁下,美联储重启降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与诺亚五百多名投资界精英齐聚一堂,思考变革时代下,如何把握投资机会,重新配置我们手中的资产。
全球前十大头部资产管理集团中,诺亚曾与九家有所合作。在此次峰会中,包括黑石、凯雷、KKR、贝莱德、合众、摩根资产等在内的基金管理人,均为投资人尽职提出存续服务交流,亦于论坛中分享了他们对市场前景的看法。
理解周期,重塑资产
诺亚控股联合创始人、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CEO殷哲
关于海内外经济困局,殷哲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近几年全球经济增长呈现出向下的姿态,中美两国也出现了同频经济下行的趋势,只是两者阶段不同,前些年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目前也处于顶部回落的状态,而中国经济则处于一个触底、探底的过程。
但不管是中国经济还是美国经济出现下行,其本质上都是经济周期下的一个缩影。2018-2019年,市场还面临其他周期的叠加,有些是在形成尾端,有些是在刚刚形成的过程中交杂在一起,比如说人口红利消逝、去杠杆深入等,所以整个周期变得更为复杂。但要去理解在不确定因素当中,如何去拨开云雾思考,如何找到确定性因素,去规避一些不确定因素来提高决策正确性。
为此,殷哲也对整个资管行业需要确定的几个方面做了思考。他认为第一要素就是认知市场。因为在一个长期的市场中,不存在单市场战胜整个市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资产可以获胜,所以需要进行更多的组合配置,坚持大类资产配置;
其次,是要认识自己。诺亚的使命是用智慧财富温暖人生,而歌斐过去是用FOF的模式,现在则要提升直投能力;
第三,是加大科技赋能财富管理的工作。歌斐目前正自上而下地全面切入IT和提升运营能力,同时不断探索AI智能方式来做一些投资者的服务工作。
地缘政治对发展与投资的影响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实践教授肖耿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实践教授肖耿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投资市场的变化,他认为,未来影响经济发展与投资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政策。
肖耿对此解释到,因为做投资和做企业,在今天和未来最大的风险就来自于政策风险,包括地缘政治,也包括国内政策。实际上,中美关系和贸易本身不是问题,因为贸易是双赢的,所以贸易谈判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达成。
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结果?主要原因是背后有一些变化,比如说规模。依据IMF估算,2014年中国经济整体按照按购买力评价来计算已经超越美国,购买力非常重要,这意味着你能做多少坦克、航母,这是一个国家整体的能力,但这也导致美国鹰派警惕而提高冲突层级。
此外,在过去40年时间里,全球供应链使技术的扩散非常快,而中国从中的受益非常大。目前,全球最大三个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就是美国、德国、中国。美国鹰派非常希望把中国从供应链中踢出去,就是脱钩,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便宜赚得太多,而且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强,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霸权地位产生影响。
对此,中国需要做什么?肖耿进一步指出,未来40年和过去40年会非常不一样,过去40年是深圳特区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路径,未来40年最重要是融入世界经济体,中国老百姓的财富中需要一定的海外资产,而海外投资者也要配置中国资产,资金的流动会更全球化。
以香港为例,这里98%以上居民是中国人,但全球投资者、个人、家庭、企业到了香港会觉得像回家一样,因为后者给大家提供了资金流动的安全性,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参照一下,建立一个以香港为核心的周边城市群,将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港及12个自贸区打造成中国离岸经济生态圈。
这样资产才可以全球自由流动、全球定价、有充分的流动性。实际上整个大湾区的资产如果都变成像香港一样,它的资产就是离岸资产,如果离岸资产经营管理得好,就可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资产,因为它背靠最大、发展非常迅速的经济体。
整个一带一路所有的投资和融资都是离岸金融。但这有个前提,就是要以香港经济制度为核心,基本上以市场经济、开放经济和创新为主的理念,这么一个超级世界经济群就很有可能在大湾区形成。
穿越周期,寻找下一个伟大公司
另类投资主题论坛
在另类投资的主题讨论上,众多嘉宾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KKR董事总经理刘璐表示,要关注数据化对各行各业带来的影响,包括公司软件方面、网络安全方面、大数据、机器人等等。新技术在过去20年使得全球领先企业名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亦将如此。特别要关注前沿技术的应用与数据化革命,关注投资科技企业软件的美国新兴知名私募管理人。
Vista亚洲业务发展部董事胡悦则认为,在整体创新环境中,企业软件在5G、云技术的应用与冲击下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方向,这也是Vista专注的领域。技术的商业化是投资上选择的重点。例如,区块链去中心化是关注焦点,但商业化时机可能较晚,而量子力学应用技术的商业化会更晚。
胡悦进一步表称,Vista的创始人与团队数年前即进入中国市场,保持乐观谨慎态度,持续看好亚洲及亚洲最重要的中国。
诺亚控股联合创始人、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CEO殷哲表示,交互方式的改变将引领出现伟大企业,同时这会成为未来投资的一个主线,谁能更贴近客户,在交互方式导入5G,云计算这些工具成熟后,谁能更拥有客户的紧密性,谁就可能是未来的独角兽。
诺亚财富首席投资顾问熊靖宇总结道,从刚才几位嘉宾整理的重要趋势,我们也提出了一个叫做A、B、C、D的概念。其实也算是四个方向,A是AI智能,B是区块链、医疗,C是云计算、芯片,D是大数据。
波动市场中深度价值投资的实践
-公开市场主题论坛
在随后的公开市场讨论中,不少与会嘉宾也提到了股票与债券市场的表现。
高盛私人财富管理投资策略组亚洲区联席主管王胜祖表示,从高盛资管和私人财富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们对于二级市场和当下的宏观环境还是保持相对乐观的。尽管目前有不少风险事件迸发,导致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比如油价会上涨、黄金会上涨、美元会上涨,但从避险的角度来讲,这样还是会有利于美元资产。我们觉得在现在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美国股市和美元资产仍然是我们的首选。
歌斐资产首席投资官马晖洪则认为,目前海外投资者对于A股比较看好,原因在于现在A股市场的PEG是0.7,美股是1.4倍,就是说美股比较贵、增长比较慢,亚洲和A股的增长比较快、比较便宜。当下,有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GTA。G就是增长型的资产类别,这里是黄金;第二个T是科技股,因为增长比较快;最后就是A股。
考虑到A股市场波动较大,关于如何控制回撤,马晖洪也给出了独到的建议,他掌管的中国股票型母基金在去年仅仅下跌了0.25%,而去年A股下跌15%,今年港股跌10%,歌斐仅仅下跌了2%。
马晖洪表示,组合有道,稳健未来是资管的八字真言,要做到这些,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宏观里要有逆向的操作;二是要勇于放弃热点,做好风控;三是愿意在市场非常悲观的时候去加仓,他认为通过一个组合、通过一个主动管理,可以把这一部分就是管理好。
王胜祖补充到,市场没有水晶球,也不会有股神存在,从高盛角度最重要的是认定保持投资、分散投资、穿越周期。他们判断,未来3-5年全球市场应该会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其中可能会有小的衰退,但应该不会像2008年那样大衰退,而是一个技术性回撤,约20-25%,长期投资者应该可以承受这样的回撤。目前,市场最大的担心是在美联储降息程度上,如果美联储的决策不如市场预期,市场就会出现下行风险。
与此同时,IP弘收投资合伙人、联席投资总监桂林分享了高收益债券的诀窍,他表示,他们每天都在不断的累积利息的收入,因为高息债年化的利息基本上都在6%至7%左右。在计算回报的时候,每天都在累积的收到回报,所以这个利息收入它本身就对债券的回报提供了一个缓冲。
桂林进一步表示,债券投资关注违约风险和债券价格变动,像去年整体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就把组合做得非常的保守,尽量跌得比市场要少一些,这样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就有非常多的子弹可以去用,在具体操作中也是信用研究和宏观判断相结合,力求能够争取做到比市场更稳健的回报。
汇桥医疗首席运营官孙永臣认为,管理回撤最重要是投资的哲学与纪律性行为。
歌斐资产固定收益董事林毅骏认为,投资债券应该对于市场走向多关注,了解投资项目之后,要尽量去分散,不光是区域分散、行业分散,连流动性、到期时间全部都要分散,分散好的话,你就不需要担心这个市场波动。
财富解码 资产配置致胜之道
资产配置主题论坛
在资产配置主题论坛现场,富卫香港首席投资总监Jethro Goodchild认为通过多样性资产配置,可以避免风险发生,也去避免整个资产遇到比较剧烈的波动。没有一个神奇的答案可以一次解决各国央行或者是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所以我们在关注到在流动性宽松关闭的某个时刻,其实泡沫就有可能来临。
CBRE中国区总经理姚建国表示,地产一向与其他资产相关性较低,以国际养老金案例看,全球养老金机构,他们在不动产领域的投资比重大概在15%左右,高的大概只有20%。不动产的投资策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核心收租类型,就是买一个核心资产收租。基本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这个策略的目标收益通常是在个位数的;还有一种就是增值机会型,相对比较高风险,你需要做出一些改造,或者一些开发投资、投入。通常来讲,这种策略在过去这么多年里面,它的平均目标收益应该在是双位数。
他进一步补充说,不动产投资里面主要的类型有很多种,但主要的就是四大类:第一就是办公楼;第二就是商场;第三就是物流公寓;第四就是长租公寓。这四大类在我们看来,至少在我们的配置来讲,我们相对来讲比较看好物流公寓跟长租公寓。
黑石集团私人财富管理推广部执行董事任莹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市场高位正在要下滑的区间段。无论是做私募还是房地产投资,甚至信贷投资,所有的投资最重要的就是把风险控制把控好。以往客户可能很多时候追求的是高收益,但今时今日更重要的是看品牌化,看其基金的规模,看其基金的历史,看其基金的业绩,这些都是必然的。连一个经济周期都还没有经历完整的基金,我觉得投资是比较高风险的。
瑞士合众集团大中华区业务发展部副主管陈侱儫表示,全委的优势很多,它可以很全的覆盖整个市场,专业的去寻找项目,专业进行尽调,这些是我们个人投资者做不了的。另外,在投后管理方面。关于资产的动态变化,如果做直投的话,每一个直投最后要对它进行价值提升。作为专业投资人来讲,通常都会有专业人士来对这个公司进行改造,让它变得更好,这也是个人做不了的。
编辑:(编辑:Admin)